那天在整理房間時發現了兩封未寄出去的信,我很喜歡那種從前後文推敲寫信者心情、很私密的感觸。
Dear :
不知道你最近過得好嗎。我好像又回到今年三四月很艱難的狀態,只不過對象從同事變成家人。一樣只要想到相關的事情就不自主落淚,每到這種時候我就會自大地覺得自己可以完美演好一場哭戲,當然這只是想像而已。
思緒交雜在一起的時候其實很難思考。我覺得近期應該是一生中最接近藝術工作者的時候,緩慢地進行自己的藝術創作,沒有收入(沒錯,這是刻板印象),大多時候會獨自一人。我有嘗試像你一樣去接近大自然,畢竟我也是一個喜歡爬山的人,也經常爬你母校後的那座,無奈最近的天氣真的不太美麗。你曾說過的劍潭山我去查了一下也發現那是台北大縱走的其中一條,我就在想自己可以把台北大縱走那八條列為人生目標之一。
很討厭明明很需要人群,在人群中卻又如此不自在的自己。或許是沒有工作才會一直思考類似的事情,但像是所有想做的事都卡在一起一樣,我貌似遲遲無法踏出下一步。當然也有可能是我覺得目前的自己並不需要前進,同時又一面斥責自己已經休息夠了,為何這樣矛盾呢。
講回我會想寫這封信的目的吧。越長大越了解每個家庭都有本難唸的經,每個人都有自己生存的難題。這時就很痛恨我不想傷害人的初心,我想你大概可以了解那種顧左右而言他的心情。就是因為在乎對方才會被傷害到吧,這是我的結論。父母兩人對我的態度讓我感覺自己就是那個十惡不赦的大罪人。辨認情緒時會去剖析自己的反應有哪些情緒構成,我在想自己的眼淚包含著氣憤和委屈,也很難過總是在想怎樣講話才不會傷到人,搞到最後自己傷痕累累。
當然寫這段的我又差點掉淚,很認真的想自己是不是需要心理諮商師,但又會不服氣的覺得不完全是自己的問題。
其實是想多和你談一些快樂的事,可最近的狀態實在不怎麼好。這也算一封大走心的信吧。忙於工作時應該很多情緒會被掩蓋掉,但更多的會是煩躁,不管是哀傷還是煩躁的情緒我都不想經歷。這時我就會想像若有朝一日可以和你們聊天的時候,會以怎樣的話題開頭。你曾說夜晚、天亮之前會說出很多內心話,而我也常在那個時間接受許多人的內心話。現在的狀態好像沒什麼人可以聽我說,雖然你可能會好奇我的伴侶或朋友呢,不過有些話對於現實經常接觸的人就是說不出口,又或者我不想將負面情緒影響別人的心情在作祟。
拉拉雜雜的說了那麼多,希望你還看得下去。祝你一切安好、順心,期待你的回信。
寧 2024.09.28
後記:
模擬自己和對方成為筆友而寫的一封信,也只是最近太需要抒發情緒的地方。我當然可以做很多事忘掉這些難過的一切,但只要一靜下來那些東西就會湧上來,就算睡醒也沒有任何改善。不知為何我會有那個直覺認為年齡相差七歲的他會懂這一切,也可能是因為他的發言成熟到我覺得不像那個年紀的人吧。還有很多想寫的東西,但包裝那些情緒或塑造角色都很需要時間和精力,我也不確定自己可不可以順利達成,就且戰且走吧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